脑膜炎双球菌是什么?
在大多数国家,脑膜炎双球菌是导致患上脑膜炎和败血病的主因。脑膜炎双球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双球菌,它根据多醣胶囊的结构被分为12个血清群。大多数入侵性脑膜炎双球菌感染都是由含有A,B,C,X,W135或Y血清型多醣体的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。
脑膜炎双球菌通常寄居住在人的鼻咽部份,不容易引起病征但容易经飞沫传播。健康人士身上的带有脑膜炎双球菌的机率由4%至35%不等。
临床特点
入侵性脑膜炎双球菌感染的征状通常在受感染后1至4天后出现。婴儿或幼童会出现发烧、拒食、烦躁不安、嗜睡、恶心、呕吐、腹泻、畏光和抽搐等症状。脑膜炎双球菌败血症的特征是出现点状或紫癜的出血性皮疹。年龄较大的儿童和成年脑膜炎患者出现的症状包括颈梗、畏光和精神涣散;而婴幼儿则会有发热、拒食及嗜睡等非特异性症状。除脑膜炎和败血病外,脑膜炎双球菌偶尔会引起关节炎,心肌炎,心包炎和眼内炎等疾病。
大部分未经治理的流行性脑膜炎和败血病都会致命。有高达10%的患者即使得到适当的照顾仍然会在出现征状后24至48小时内死亡。大约10至20% 的受脑膜炎双球菌感染的幸存者会有永久性的后遗症,如智力受损、失聪、癫痫或其他神经障碍等。
传播途径
此病主要经由直接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而传播。
治理方法
脑膜炎双球菌感染是一种严重的疾病,患者须尽快接受抗生素治疗。与患者有紧密接触的人士则须接受医学监察,以察早期病征,并在有需要时服用预防性药物。
预防方法
保持个人及环境卫生,常洗手。
世界卫生组织之建议:在较少出现脑膜炎双球菌感染的国家和地区,高危人士,包括经常住在同一小区 (如寄宿在学校) 的儿童和年轻人应接种脑膜炎双球菌疫苗。前往此病肆虐的地区的旅客或留学生,亦应接种疫苗。此外,所有患有免疫力缺乏症如无脾症、 补体成分缺乏症或晚期艾滋病的人士都应该接种脑膜炎双球菌疫苗。现时预防A、C、W、Y血清型及预防B血清型脑膜炎双球菌的疫苗已在香港注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