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jpg

如果寶寶患上濕疹,父母看到寶寶皮膚又癢又乾,甚至紅彤彤、出水,都會希望快點找到致敏元兇、儘速根治!很多照顧者都會擔心濕疹是不是與飲食有關,於是心急如焚地試轉不同牌子的奶粉,即使是全母乳餵哺的媽媽都可能會開始懷疑:「是不是自己食錯了甚麼,弄到寶寶這樣?」那麼到底寶寶患濕疹,媽媽應不應該繼續餵母乳呢?聽聽兒科醫生羅婉琪怎麼說:

「雖然食物敏感和濕疹都是過敏性體質出現的病,但是兩者未必有因果關係,其實大部份的濕疹都與食物無關,反而跟遺傳、環境因素的關係更為顯著。例如父母雙方都有鼻敏感、哮喘或濕疹病史,BB患濕疹的機會就相對較高。另外,夏天炎熱多汗,冬天則乾燥或皮膚被羊毛衫刺激,都有可能誘發濕疹。

母乳主要蛋白成份是屬於人類的,寶寶對人奶蛋白敏感的情況實在非常罕見,而且已經有很多研究指出,母乳可以降低濕疹嘅風險。JAMA Pediatrics(《美國醫學會雜誌•兒科學》)曾於2017年公佈過一項研究結果——以純母乳哺育至少3個月,有助降低小朋友患濕疹風險達54%。

如果母乳寶寶已依足醫生指示,濕疹情況仍然嚴重的話,媽媽可按兒科醫生或營養師的指示戒口。媽媽可以嘗試連續四個星期不接觸懷疑致敏的食物(常見的致敏食物包括蛋丶堅果和奶類製品),但媽媽一定記得要注意鈣質和營養嘅吸收,並堅持繼續餵母乳,觀察小朋友的濕疹情況有沒有改善,隨後再逐一再嘗試吃,萬一食完某種食物真的誘發濕疹,就先繼續戒那種食物,等小朋友再大一點、濕疹有改善時再挑戰過!

而吃奶粉的寶寶呢, 如果醫生懷疑寶寶對牛奶蛋白敏感,醫生可能會建議寶寶轉食深度水解奶粉,當中牛奶蛋白被切小了,可以減輕牛奶敏感的反應。另外,我們不太建議寶寶轉飲羊奶或豆奶,因為95%對牛奶敏感的寶寶都會對羊奶敏感,羊奶的營養成分亦沒有那麼適合寶寶;而30-50%對牛奶敏感的寶寶同時對豆奶敏感,加上豆奶含植物性雌激素,不適宜六個月以下寶寶長期飲用。」

不想寶寶患濕疹?記得從寶寶出世第一天起餵母乳和洗澡後替他全身塗潤膚膏了!


.jpg

消費者委員會的嬰兒奶粉檢測報告刊登於第526期<選擇月刊> 按此觀看。這次的測試報告發現部分奶粉的 氯丙二醇脂肪酸酯(3-MCPDE) 和縮水甘油酯(GE)含量較高, 而且營養成分跟營養標籤有所差異。 家長選擇奶粉的時候值得參考。

其實絕大部分的嬰兒配方奶粉都是參考母乳的成分製成。 母乳是最適合BB, 最天然的食品。 如情況許可 ,世衛(WHO) 建議嬰兒出生後首六個月以全母乳餵哺。母乳成分除了比較容易吸收,BB少D便秘問題外,餵哺母乳亦可增加BB的抵抗力,因為母乳中含有免疫球蛋白IgA。研究亦發現,餵哺母乳改善腸道益生菌的生態,並有助腦部發展,提升親子關係。另外,提一提各位家長,BB六個月大以後,奶類食品未能完全配合嬰兒所需,應該開始增加固體食物,以滿足嬰幼兒急速發展的營養需要。


© Platform Medical Centre. All rights reserved.